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柳松的博客

——一路走来 放飞灵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孤忠流芳  

2015-08-28 07:12:43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

大概就20来分钟的光景,我们来到秭归新县城,直奔屈原故里。

秭归老县城被水淹没,搬到县属向家坪镇来了。

停下车,我在凤凰山广场上拍摄下了屈原故里瀑布、楼台,这是仿当时楚国建筑。门票不便宜,好在我们凭身份证享受半价。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       进到屈子祠还有一段路程,坐浏览车每人得10元,我们家那位坚决不同意,她说让姑爷花的钱太多了,只好徒步进入。这时阳光充沛,烤得人都流油了。好在不远处就往左拐,有了山林树木遮挡。   对面就是大坝,这边沿途都是仿楚建筑,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。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 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 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

来到屈子祠,已是汗流浃背。顾不得休息,我便上到屈子祠山门。祠依山而建,这儿正面对着大坝中央,临江边是一个大广场,每年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就在这儿进行,是纪念屈子的传统活动。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屈子祠是因修筑三峡大坝提高了蓄水位被淹而整体搬迁而重建的。

山门上端中央竖匾:屈原祠。两侧四字是:孤忠流芳。

门檐上书:光争日月。

这足以让人肃然起敬。 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

妻和大妹、九英她们在这儿就不往上了。我则进到院内。

祠呈东西向,坐西朝东。层递而上,错落3层,陡峭得很,台阶几呈80坡度。不说她们走不动了,谁上去也得有点儿勇气和体力。

山门右侧,也就是北,左侧是南,建有南北配房。

这里面有一大群学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  

   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 走上陡峭台阶,即是前殿。金色匾额上书天地齐光。殿内有一块巨石刻字:前言,是记述历次重修屈子祠。还有历朝历代诸多碑文,是当时为官为士名人撰写的三闾大夫祠堂铭并序。 


          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        

南北两侧是碑廊,是历朝历代名人咏屈子文章、书法,弥足珍贵,因时间关系,无法一一欣赏,但我还是拍摄下了贾谊的《吊屈原赋》,年少时读过这篇名作,这是他谪贬长沙去汨罗凭吊时所作。可惜的是我的两块电池都没电了,我还得拍摄屈子铜像呢! 


        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 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 

再往上,就是大殿。殿门上四个流金大字:万世景仰。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

           里面非常宽敞,屈子高大铜像立于中央(以前塑像立在大殿外广场中央),忧国忧民,在这儿我行了一个大礼,我仍一无所求,退下仰视良久。有人在一旁算命算卦,悄悄地细声小语。
 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
       大殿两侧是两幅巨大彩色壁画,每幅高3.6米、长8.3米。一幅是《屈子远游图》,画面表现屈原放逐,忧心愁悴,彷徨山泽,行吟江畔,顺着风波,随江流而行。孤独、迷茫、烦恼、忧伤,飘飘忽忽远走他乡。天空中云雾奔涌,众神驾乘着天地清气“斑陆离其上下”,五光十色,耀眼地往来于天宇之间。这里的远游,或许只是心灵的远游。另一幅是《端午祭归图》,所表现的是诗人的灵魂回归故里,这是他梦寐以求的。画面描绘的是诗人在汩罗沉江后,乘着飘浮的云彩向上飞去,云霓载着他晶莹的灵魂登上九天,彩霞艳丽地把诚信忠直的灵魂层层缭绕。江面上,民众投食五色丝粽,龙舟竞渡,迅楫齐驰,櫂歌乱响,喧振水陆,楚歌韶舞以祭祀。

  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 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  

殿外南北是陈列馆,应当是实物和图片了。我只是进到南侧在大门前瞻仰了一下屈子画像,还有他的人生写照: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没有进到里面。我知道我们只上来了3人,瀛海已经下去了,还有一个在测算,这时就觉得又热又渴,怕他们在外等得着急,我试着看相机能不能拍摄,只能打开,瞬间便自动关机,好不容易才照了一张外景。


故乡日记(17) ——  孤忠流芳 - 柳松 - 柳松的博客

 

下来时在小亭里买了几瓶绿茶红茶,分给众人,一饮而尽。

其他还有几处景点,就不去了。我想今后如有机会再来,一定要住一晚,走遍每个景点,不漏一个地方、一块碑帖,要有充足的电池,而且同行者一定要是同道之人。

出来时,发现大门外来了几辆大车,下车的都是一些老人,这是一个团队吧,门口有一大群穿红戴绿的妇女载歌载舞,由此可见,来的是一个不一般的团队。

为了明天中午时能赶到荆州,晚上回去参加小侄女的宴请,决定今晚夜宿宜昌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83)| 评论(4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